电动车撞小车,主责次责该怎么理赔?


在交通事故中,责任划分为主责和次责后,理赔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理赔的相关事宜。 首先,明确赔偿责任比例。一般来说,主要责任承担的赔偿比例在70% - 90%,次要责任承担的赔偿比例在10% - 30%。不过,具体比例可能会因事故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如果电动车一方被认定为主责,那么在理赔时通常要承担大部分的赔偿责任。 接下来,说说理赔的流程。第一步是确定损失。电动车和小车双方都要对各自的车辆损失、人员伤亡情况等进行评估。车辆损失可以通过专业的定损机构来确定维修费用;如果有人受伤,要及时就医并保留好相关的医疗费用凭证、诊断证明等。 第二步是通知保险公司。小车一般都购买了交强险和商业险,在事故发生后,小车车主应及时通知自己的保险公司。交强险会在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对于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如果交强险不够赔偿,商业险会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补充赔偿。而电动车如果购买了相关保险,也应及时向自己的保险公司报案。 第三步是进行赔偿协商。双方可以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按照责任比例分担损失。如果协商一致,就可以按照协商结果进行赔偿。但如果协商不成,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赔偿纠纷。 假设电动车一方主责承担70%的责任,小车一方次责承担30%的责任。如果小车的维修费用是5000元,那么电动车一方需要赔偿5000×70% = 3500元,小车一方自己承担5000×30% = 1500元(先由交强险赔偿2000元后,超出部分再按比例分担)。如果电动车一方有人受伤,花费医疗费用3000元,小车一方的交强险可以赔偿,剩余部分再按责任比例分担。总之,在理赔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操作,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