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跟别人有经济上的往来,现在出现了纠纷。对方一直拖着不给我钱,我想起诉他,但不清楚经济纠纷立案要满足什么条件。我想知道在法律上,经济纠纷的立案标准是怎样规定的,要达到什么程度法院才会受理我的案子呢?
展开


经济纠纷指的是平等主体之间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权益争议,涵盖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多种类型。 在我国,经济纠纷的立案标准在不同的法律规定中有相应体现。一般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有明确的被告;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只要满足这几个条件,法院就会受理案件,而不看涉及金额的多少。比如你和对方签订了合同,对方没按合同履行义务,你作为合同一方,和这个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能明确指出被告是谁,也有具体要求对方承担什么责任以及相应的事实和理由,并且这个纠纷属于法院能管的民事案件范围,那法院就会立案。 不过,在一些涉及经济犯罪的经济纠纷中,立案标准就会有所不同。像诈骗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就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公安机关可以立案追诉。因为这类案件涉及刑事犯罪,会对社会秩序等造成更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立案上有明确的金额等标准要求。不同类型的经济犯罪,立案标准也不一样,比如职务侵占罪,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 总的来说,单纯的民事经济纠纷立案更注重起诉条件是否满足,而涉及经济犯罪的经济纠纷则有具体的立案标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