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出售发票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


非法出售发票罪是一种在经济领域较为常见的犯罪行为。下面为你详细阐述该罪的构成要件。 首先是主体要件。非法出售发票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这意味着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该罪的主体。此外,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也就是说,无论是个人单独进行非法出售发票的行为,还是单位组织实施此类行为,都可能触犯此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对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其次是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并且一般具有营利的目的。这就是说,行为人明知自己出售发票的行为是违法的,但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仍然实施该行为。如果行为人不是故意出售发票,或者没有营利的目的,比如是因为疏忽大意而误将发票提供给他人,就不构成此罪。 然后是客体要件。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发票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也是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非法出售发票的行为,会破坏国家对发票的正常管理,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损害国家利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发票管理法规,旨在规范发票的印制、领购、开具、取得和保管等活动,维护国家的税收秩序。 最后是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发票管理法规,实施了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其他发票的行为。这里的“非法出售”,是指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擅自将发票卖给他人。出售的对象是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其他发票,如普通发票等。只要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出售发票的行为,不论其出售的数量多少、获利多少,都可能构成非法出售发票罪。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能不认定为犯罪。 总之,要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非法出售发票罪,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四个构成要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发票管理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出售发票的活动,共同维护国家的税收秩序和经济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