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一种在法律中有着明确规定和构成要件的犯罪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犯罪构成。
首先是主体要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较为特殊,主要包括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这里的近亲属很好理解,就是和国家工作人员有血缘或者婚姻关系的亲属。而关系密切的人,范围就比较宽泛了,比如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情感、利益等方面紧密联系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明确规定了这些主体可以构成此罪。
其次是主观要件。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利用影响力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并收受财物的行为是违法犯罪的,却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没有这种故意,比如是被欺骗或者误解的情况下实施了相关行为,可能就不构成此罪。
接着是客体要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正性。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应该是公正、廉洁地为公众服务的,而利用影响力受贿的行为破坏了这种廉洁性和公正性,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最后是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影响力,通过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 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这里的“利用影响力”是关键,比如通过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施加影响。谋取的必须是不正当利益,不正当利益就是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或者违反公平、公正原则的利益。而且收受财物要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数额较大一般是指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
总之,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同时满足以上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四个方面的要件时,才会被认定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清楚认识到这种犯罪行为的构成,避免触犯法律红线。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拆迁款户口里的人是否都能拿到?
危险驾驶罪缓刑的条件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500元工资被迫辞职 是否有赔偿?
阻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会如何处罚?
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如何解释?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什么?
个人所得税申报子女教育扣除比例怎么选?
个体注销营业执照需要多少钱费用?
租房子时谁是甲方,谁是乙方?
交警遇到治安案件会管吗?
成年在法律上意味着什么?
补办银行卡可以在异地补办吗?
不赡养父母会被查封房子吗?
社保银行卡初始密码是什么?
编外人员是否有住房公积金?
盗窃一万退赃了是否可以判缓刑?
车票可以改签几次?
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女方会因为重婚罪被判刑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