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要让对方净身出户需要什么证据?


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直接规定“净身出户”这种情况。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通过证据的支持,无过错方有可能在财产分割时获得较大倾斜,甚至让对方少分或不分财产,类似达到“净身出户”的效果。 首先,如果能证明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这方面的证据比如:当事人私自转移夫妻共同存款的证明,像银行转账记录、资金流水明细等,能显示其在未经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将夫妻共同存款转移到其他账户;当事人私自赠予、买卖夫妻共同财产的合同,能证明其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当事人伪造共同债务的证据,例如虚假的借条、债务合同等,且该债务并没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其次,如果一方存在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等重大过错行为,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虽然这不一定能直接导致对方净身出户,但在财产分配上会对无过错方有利。证据有私人照片、录音、视频,比如在合法情况下拍摄到对方与第三者亲密相处的场景;私密的短信或聊天记录,包含出轨相关信息,如约会地点、时间等;配偶或第三人本人认可的书面材料,像保证书、悔过书等,明确承认出轨事实;来自邻居或朋友的证言,他们目睹了对方出轨相关行为的情况。 最后,如果双方曾有关于财产分割时一方净身出户的书面协议,那么这份协议也是重要证据。只要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是有效的。 总之,收集证据要注意合法性,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会被法院认可。同时,及时固定证据,避免证据灭失。 相关概念: 净身出户:指在婚姻双方决定离婚时,一方要求另一方放弃一切夫妻共同财产,自己净得所有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多种形式的财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