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名誉侵权行政处罚和起诉的证据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遭遇了名誉侵权的情况,现在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希望相关部门对侵权人进行行政处罚,二是打算去法院起诉。但我不太清楚在这两种情况下,证据认定的标准分别是怎样的,不知道要收集哪些证据才有效,所以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认定标准。
展开 view-more
  • #名誉侵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名誉侵权指的是通过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给他人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行为。在名誉侵权案件中,行政处罚和起诉的证据认定标准有所不同,但都需要遵循合法、真实、关联的原则。 对于行政处罚中的证据认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名誉侵权方面,如果侵权人的行为违反了该法,比如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公安机关会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证据认定标准要求证据能够清晰地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包括行为的实施主体、实施方式和造成的影响等。一般来说,需要有明确的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证据。视听资料要保证其来源合法,比如拍摄的视频没有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等;证人证言要保证证人具备作证能力,且证言内容真实可靠。例如,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辱骂他人,旁边有监控录像记录下了整个过程,这个监控录像就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同时,证据要能够证明侵权行为达到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程度,即具有一定的公然性和违法性。 在起诉名誉侵权案件时,证据认定标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原告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告实施了名誉侵权行为,并且该行为给自己造成了损害后果,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证据形式可以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等。书证如侵权人发布的侮辱、诽谤性的书面材料;电子数据如网络上发布的侵权言论截图等。对于证据的真实性,法院会进行严格审查。比如,电子数据需要证明其来源的可靠性和内容的完整性,防止被篡改。此外,证据要能够充分证明原告的名誉受到了损害,比如因为被告的侵权行为导致原告社会评价降低、精神受到伤害等。例如,原告可以提供单位同事对自己评价改变的证明,或者医院出具的因名誉侵权导致精神抑郁的诊断证明等。只有当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时,法院才会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