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报关单有哪些判例?
我在做进出口贸易,最近听说了虚假报关单的事儿,心里有点慌。想了解下实际中有哪些虚假报关单的判例,看看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判罚又如何,这样我在以后的业务中也能更清楚底线,避免犯错。
展开


虚假报关单是指在进出口货物报关过程中,报关人故意提供与实际货物情况不符的报关单信息,以达到偷逃税款、骗取出口退税等非法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海关监管秩序和国家税收制度。 从法律依据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其中就包括“伪报、瞒报进出口货物价格偷逃关税的”;第九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进出口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货物的,由海关依法没收侵权货物,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在判例方面,曾经有一家企业为了降低进口成本,在报关时故意低报货物价格。该企业进口了一批价值较高的电子产品,实际成交价格为1000万元,但在报关单上却申报为500万元。海关在查验过程中发现了价格申报不实的问题,经过调查核实,认定该企业构成走私行为。最终,法院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对该企业判处罚金,并对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有期徒刑。 还有一个案例,某公司为了骗取出口退税,虚增出口货物的数量和金额。该公司在报关单上申报出口了大量的纺织品,但实际出口数量远远低于申报数量。税务机关和海关联合调查后,查明了该公司的虚假报关行为。该公司不仅被追缴了骗取的出口退税款,相关责任人也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判例都表明,使用虚假报关单进行违法活动会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