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判刑适用什么规定?

我想知道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判刑的情况,不知道这种案件在判刑的时候是依据什么规定呢?我有点担心自己遇到类似的侵权情况,所以想了解清楚相关的法律依据,这样心里也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个人信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判刑适用的规定前,我们先来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判刑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该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同时,为了进一步明确“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等情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做出了详细的解释。例如,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而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等情形,则可能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在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判刑案件中,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具体情节、造成的危害后果等因素,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来进行定罪量刑。这不仅是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也为后续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