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要包含税点吗,该怎么算?


在我国,固定资产是否包含税点以及如何计算,需要依据不同情况来确定。 首先,我们要理解几个关键概念。固定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比如房屋、机器设备等。税点通常指的是增值税税率,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对于一般纳税人,如果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且该固定资产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等符合抵扣条件的情形,其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此时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包含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例如,企业购买一台价值1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3%的机器设备,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就是100万元,增值税13万元可以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 不含税购买价款。 然而,如果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是普通发票,或者该固定资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等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那么增值税就需要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此时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包含增值税。比如上述例子中,如果企业取得的是普通发票,或者该设备用于集体福利,那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就是100 + 13 = 113万元。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 含税购买价款 = 不含税购买价款×(1 + 增值税税率)。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其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所以无论取得何种发票,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都包含增值税。例如小规模纳税人购买一项固定资产,含税价款为50万元,那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就是50万元。计算公式同样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 含税购买价款。 总之,固定资产是否包含税点以及如何计算,要根据纳税人类型、发票类型以及固定资产的用途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