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哪些?


共同犯罪,简单来说,就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行为。共同犯罪的形式有多种划分方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根据共同犯罪能否任意形成来划分,可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任意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可以由一个人单独实施的犯罪,当由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时所构成的共同犯罪。比如盗窃罪,一个人可以实施,多个人一起实施盗窃,就构成了任意共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盗窃罪等罪名并未限定只能一人实施,多人共同实施时就按照共同犯罪的相关规定处理。必要共同犯罪则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像聚众斗殴罪,必须有多人参与斗殴才构成此罪,一个人无法完成该犯罪行为。 其次,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可分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就已经形成共同故意的共同犯罪。例如,甲、乙、丙三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前,就一起商量好抢劫的时间、地点、对象以及分工等事项,这就是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这种情况下,各犯罪人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犯罪计划更加周密。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在着手实行犯罪之时或实行犯罪的过程中才形成共同故意的共同犯罪。比如,甲正在盗窃仓库里的财物,乙路过发现后,临时起意与甲一起盗窃,二人在盗窃过程中形成了共同故意,这就是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再者,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可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简单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共同犯罪中,各个共同犯罪人都是实行犯,他们的行为都直接导致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例如,甲、乙二人一起对丙实施故意伤害行为,都直接对丙进行了殴打,他们的行为都是故意伤害罪的实行行为。复杂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犯罪分工的共同犯罪。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可能存在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等不同的角色。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无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意图实施犯罪。比如,甲教唆乙去盗窃他人财物,甲就是教唆犯。帮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为其他犯罪人提供帮助的人。例如,丙为实施盗窃的丁提供了盗窃工具,丙就是帮助犯。 最后,根据共同犯罪有无组织形式,可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是指没有特殊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各共同犯罪人只是为了实施某一特定犯罪而临时结合,该犯罪完成后,这种结合就不复存在。特殊共同犯罪,也就是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犯罪集团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通常会有首要分子进行组织、领导和策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例如,一些有组织的盗窃团伙、诈骗团伙等,就属于犯罪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