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是怎样规定的?


《福建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是为了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该条例的主要规定: 首先,条例对劳动安全卫生的管理进行了明确。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设置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比如,企业要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规范操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就像开车要有交通规则一样,企业的生产活动也需要有明确的规则来保障安全。 其次,在劳动场所的安全卫生要求方面,条例规定劳动场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场所的建筑物、工作场所、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都要符合相应的安全卫生要求。例如,厂房的通风、采光要良好,以保证员工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如果劳动场所存在安全隐患,企业必须及时整改。 再者,对于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同时”原则。就好比建房子,不能只注重房子的外观,而忽略了消防、通风等安全卫生设施的建设。 此外,条例还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和培训进行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比如,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才能从事相关工作,这是为了保障他们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在劳动安全卫生监督方面,劳动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条例的企业,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就像有警察维护交通秩序一样,劳动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会监督企业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条例,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福建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从多个方面对劳动安全卫生进行了规定,为劳动者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如果劳动者发现企业违反了条例的规定,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