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是怎样的?
我在广西有一些祖传的老物件,不确定是否属于文物。想了解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文物保护条例具体是怎么规定的,这些条例对我这类祖传物品有没有约束?文物的认定标准、保护措施、以及个人对文物的处置权利等方面的规定是怎样的?
展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首先,明确一下文物的概念。文物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 对于不可移动文物,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比如,对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等,相关部门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其遭到破坏。同时,在进行工程建设或者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 可移动文物方面,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建立馆藏文物的接收、鉴定、登记、编目和档案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出入库、注销和统计制度,保养、修复和复制制度。禁止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将馆藏文物赠与、出租或者出售给其他单位、个人。 在文物的认定上,需要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标准和程序。对于个人祖传的文物,如果符合文物认定标准,也受到该条例的约束。个人不得私自倒卖文物,更不能将文物走私出境。若要转让文物,应当通过合法的文物商店或者拍卖企业进行。 违反该条例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比如,未经批准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总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对于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传承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应当遵守相关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