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是怎样的?


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具体应用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界定。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了七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 在证据认定方面,办理此类案件需要收集多方面的证据。比如在侵犯商标权案件中,需要有证明商标权属的证据,像商标注册证书等;还需要有证明侵权行为存在的证据,如侵权产品、销售记录、广告宣传材料等。在侵犯著作权案件中,要收集作品的原件、底稿、出版发行资料等能证明著作权归属的证据,以及侵权复制品、侵权行为实施的场所等证据。证据的收集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以确保其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量刑标准也是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重要内容。不同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量刑标准不同。例如,对于假冒注册商标罪,根据《刑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