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诉虚假宣传一般怎么处理?
当商家被投诉虚假宣传后,通常会经历以下处理流程和面临相应的后果。首先,有关部门会进行调查核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因为虚假宣传而遭受了财产损失,商家需要进行相应的赔偿。
其次,如果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被认定成立,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所以,商家可能会被责令停止虚假宣传行为,同时面临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如果虚假宣传是以广告形式进行的,也会按照广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被投诉虚假宣传后,商家需要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承担相应责任,以减少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和不良影响。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