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拆迁补偿过程中的隐形陷阱有哪些?

我家这边要拆迁了,听说拆迁补偿里有不少隐形陷阱,我特别担心自己会遭遇这些情况,导致利益受损。我想了解一下,在拆迁补偿过程中,具体都有哪些隐形陷阱呢?好让我提前做好防范。
展开 view-more
  • #拆迁补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拆迁补偿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隐形陷阱,需要被拆迁人高度警惕。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补偿标准不透明的陷阱。拆迁方可能不明确公布具体的补偿标准,或者使用模糊的表述。这会让被拆迁人难以准确知晓自己应得的补偿数额。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对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组织调查登记,调查结果应当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而且补偿应当公平合理,要给予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如果拆迁方不公开这些标准,被拆迁人就无法判断自己拿到的补偿是否合理。 其次是协议条款模糊的陷阱。拆迁协议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文件,但有些协议条款可能表述不清,存在歧义。比如对于搬迁期限、过渡方式、过渡期限等重要内容约定不明确。一旦出现纠纷,被拆迁人可能会陷入被动。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如果拆迁协议存在模糊条款,被拆迁人有权要求拆迁方进行明确解释。 再者是口头承诺陷阱。拆迁方可能会做出一些口头承诺,如额外的补偿、优先选房等,但在签订协议时却不将这些承诺写入其中。当被拆迁人要求兑现口头承诺时,拆迁方可能会否认。在法律上,口头承诺的证明难度较大,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没有书面证据证明口头承诺的存在,被拆迁人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 还有回迁陷阱。在一些回迁安置项目中,拆迁方可能会拖延回迁时间,或者交付的房屋质量、配套设施等与承诺不符。《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如果拆迁方违反这些规定,被拆迁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最后是评估陷阱。拆迁评估机构的选择和评估结果直接影响被拆迁人的补偿数额。有些拆迁方可能会指定不具有资质或者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评估机构,导致评估结果偏低。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协商选定;在规定时间内协商不成的,由房屋征收部门通过组织被征收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决定,或者采取摇号、抽签等随机方式确定。如果被拆迁人认为评估结果不合理,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