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纠纷该如何处理?


肇事逃逸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 首先,事故发生后要尽快报警并留证。立刻拨打110报警电话,同时保护好现场,用手机拍摄现场照片、录像,记录事故现场的位置、车辆和人员的损伤情况、肇事车辆车牌号、路面印记、交通标识以及周边摄像头位置等关键信息。并且尽可能找到目击证人并获取他们的联系方式。《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也强调了保护现场和及时报警的重要性。 其次,如果有人受伤,要紧急就医并配合治疗。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不要耽误伤者的救治时间。同时要保留好所有的病历、发票等相关资料,这些在后续索赔时很关键。 然后,跟警察说实话。警察到达现场后,要将事情的经过如实相告,并把自己收集到的证据和信息提供给警方。警方会根据现场情况、监控录像、目击者口供等进行调查,以判断事故责任,并追捕逃逸者。 接下来是责任认定等结果。等逃逸者被抓住后,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会进一步调查,之后会出具一份事故责任认定书。即便没抓住逃逸者,警方也会开具相关证明说明情况。 关于肇事逃逸者应承担的责任:如果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比如导致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且,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在赔偿纠纷方面,逃逸的一方通常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受害人可以通过申请交管部门进行调解,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若调解不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四条,当事人可以采取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些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相关概念: 肇事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