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去处理有什么诀窍?


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并不存在所谓的“诀窍”来处理。不过,当面临肇事逃逸后的处理时,有一些合法合规且重要的原则和流程需要了解。 首先,一旦意识到自己肇事逃逸,应当尽快主动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投案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违法行为,在处罚裁量时,可能会被认定为具有自首情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从轻处罚。这是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其次,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如实向警方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原因、自己的行为等情况。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不仅会加重自己的责任,还可能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同时,要积极协助警方寻找受害者,承担起应有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所以,主动承担赔偿责任,有利于缓解受害者的损失,也体现了自己对错误行为的认识和改正的态度。 最后,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从中吸取教训,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违法行为。肇事逃逸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也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社会负面影响。只有积极面对,依法处理,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