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如何认定,轻微事故又该怎么赔偿?


肇事逃逸的认定:肇事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却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出了事,知道自己撞了人或撞了车,却故意跑掉不想承担责任。 例如,在道路上车辆仅轻微刮蹭,双方车辆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但肇事司机却不顾被撞方的呼喊,加速驶离现场,这种明显的逃避行为就符合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 另外,在调查过程中不配合、躲避警方调查、拒不承认责任等行为也可能被视为逃逸。 法律依据:虽然没有一部专门法律对肇事逃逸认定有详细罗列,但综合交通法规等相关法律精神,只要符合上述明知事故发生却逃避责任情形的,就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轻微事故赔偿:首先是赔偿顺序,一般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交强险是一种强制保险,就是为了保障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能及时获得赔偿。 不足部分,如果双方对事故责任无争议,可自行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向事故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比如被撞方因车辆维修无法正常上班,肇事方需赔偿其因误工而减少的收入。若车辆有损坏,要根据车辆的实际受损情况,包括车身漆面划痕、车灯损坏、保险杠变形等,详细评估维修所需的费用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明确规定了各项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及计算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