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是否不下车就不能认定?
我开车时好像不小心碰到别人车了,但我没下车直接开走了。现在担心这会不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想知道肇事逃逸的认定是不是以不下车为标准,到底怎样才会被认定是肇事逃逸呢?
展开


在法律上,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认定肇事逃逸并不以是否下车作为唯一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项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这表明,判断是否构成肇事逃逸的关键在于当事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以及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 即便没有下车,如果当事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为了逃避责任而直接驾车离开,同样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例如,车辆发生碰撞有明显的感觉,或者通过后视镜看到碰撞情况等,这些情形下直接驾车离开就可能构成肇事逃逸。相反,如果当事人确实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驶离现场,一般不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所以,认定肇事逃逸需要综合考虑当事人的主观认知和客观行为等多方面因素,而不是单纯看是否下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