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如何认定不知情?
开车时可能不小心发生碰撞,当时没察觉到就直接走了,后来才知道可能构成肇事逃逸。想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才能被认定是对 肇事逃逸不知情呢?认定的标准和具体方法又是什么?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上,要认定肇事逃逸不知情是有一定标准和方法的。首先得明白交通肇事逃逸是什么,《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指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要认定不知情,不能仅仅依据当事人自己说不知道。一方面,逃逸当事人在离开现场时,确实对发生的交通事故并不知情,也就是主观上不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想法,客观上却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另一方面,认定是否知情需要综合多方面判断,不能只看当事人的自我陈述。
从实践中看,有一些情况常被考虑。比如,若有证据证明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时,确实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可能被认定为不知情 。再比如,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合理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也可能不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相关法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也为认定提供了依据。当发生事故后,若想证明自己不知情,当事人可以积极寻找证据,像调阅监控录像、寻找目击证人、提供行车记录仪记录等,来表明自己当时确实没意识到事故发生。
总之,认定肇事逃逸不知情要从主观心态和客观证据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并且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逃逸:发生道路 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