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肇事逃逸立案后会怎么处理?
我开车的时候可能撞到了别人的车,但当时真没感觉到,后来交警通知我肇事逃逸立案了。我特别着急,不知道这种不知情肇事逃逸立案后到底会怎么处理,会不会按故意逃逸处理啊?
展开


在探讨不知情肇事逃逸立案后的处理方式前,我们先明确一下相关概念。肇事逃逸,简单来说,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不过,不知情肇事逃逸与故意逃逸有所不同,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逃避责任的故意。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这里并没有明确区分是否知情,只要客观上存在逃逸行为,就可能面临这样的处罚。 然而,在实际处理中,如果有证据能证明行为人确实不知情,比如行车记录仪显示当时碰撞极其轻微,正常情况下难以察觉,或者有其他合理的理由表明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事故发生,那么在认定和处罚时会有所不同。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事故的严重程度、行为人的后续表现等。 要是肇事逃逸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样,对于不知情的情况,法院在量刑时也会结合证据和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总之,不知情肇事逃逸立案后,司法机关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来确定行为人是否存在故意逃避责任的主观故意,然后依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