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在不知情下买了抵押房屋该如何维权?


在购房过程中,购房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抵押房屋,这无疑会给购房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损失。不过,购房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相关的法律概念。所谓抵押房屋,是指房屋的产权人把房子抵押给了债权人,以获取资金等。在抵押期间,如果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不能随意转让房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如果购房者不知情而购买了抵押房屋,其权益也受到法律保护。 当购房者发现所购房屋为抵押房屋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其一,与开发商或卖方协商。这是较为温和的解决方式。购房者可以要求卖方解除抵押并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及利息,同时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卖方愿意积极解决问题,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较快地解决问题。 其二,若协商不成,购房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购房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购房合同、付款凭证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此外,如果涉及到中介机构,且中介在交易过程中存在过错,比如没有尽到审查房屋产权状况的义务,购房者也可以要求中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总之,购房者在不知情下买了抵押房屋,要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购房过程中,购房者也应该提高警惕,仔细审查房屋产权情况,避免陷入类似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