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医院出生的婴儿被分包,医院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在探讨医院将出生婴儿相关业务分包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分包’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医院分包,通常指的是医院把原本自己应该完成的涉及婴儿出生的部分业务,比如护理、接生等,交给其他机构或个人来做。 从民事责任方面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因为医院将婴儿相关业务分包出去,导致婴儿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损害,比如感染疾病、身体受到伤害等,那么医院就需要对婴儿及其家属进行民事赔偿。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因损害而产生的合理费用。这是因为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有责任保障患者在其场所内接受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分包行为并不能免除它的这一责任。 在行政责任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医院将婴儿相关业务分包的行为,可能违反了医疗机构的执业规范和相关管理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有权根据具体情节,对医院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行政处罚。例如,如果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或个人,这明显违反了医疗机构的准入和管理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就会依法进行处理。 而从刑事责任角度分析,如果医院的分包行为情节严重,导致婴儿出现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医疗事故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的医务人员不仅包括直接参与医疗活动的医护人员,也可能涉及医院中对分包行为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总之,医院不能随意将婴儿相关业务分包,否则将面临多方面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