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需要什么?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提取使用。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第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这意味着当你为自己购买房产,或者对自己居住的房屋进行建造、翻修、大规模修理时,就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例如,你购买了一套新房,就能够凭借购房合同等相关材料去申请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房款。 第二,离休、退休的。职工达到法定离休、退休年龄,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就可以把公积金账户里的钱提取出来。这时候公积金作为职工长期积累的一笔资金,可以为离休、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第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如果职工因为某些原因完全失去了劳动能力,无法再继续工作,并且与所在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提取公积金。比如职工因工伤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单位解除合同后,就可以申请提取。 第四,出境定居的。当职工选择到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定居生活时,就可以提取公积金。因为定居国外或其他地区后,职工在国内的住房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允许提取公积金。 第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如果你通过贷款购买了住房,在偿还贷款本息的过程中,是可以提取公积金来减轻还款压力的。比如你办理了商业贷款买房,每个月都需要偿还一定的贷款本息,这时就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用于还款。 第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对于一些租房居住的职工,如果房租支出占家庭工资收入的比例超过了规定标准,那么超出部分就可以通过提取公积金来支付。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工的租房压力。 此外,不同地区可能还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符合本地特色的公积金提取条件。所以,在具体申请提取公积金时,除了要参考国家的相关规定,还需要了解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具体政策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