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送车位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房地产销售中,“买房送车位”是一种常见的促销手段,但从法律角度来看,这其中有诸多方面需要明确。首先,我们要明确“送车位”中车位的性质。车位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独立产权的车位,另一种是没有产权的车位,如人防车位、公摊车位等。 对于有独立产权的车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开发商承诺送的是有产权的车位,就需要和购房者签订相应的产权转让合同,并进行产权登记,这样车位的产权才真正归购房者所有。只有完成产权登记,购房者在法律上才拥有对车位完整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而没有产权的车位,比如人防车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五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多种途径,投资进行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人民防空工程平时由投资者使用管理,收益归投资者所有。所以,人防车位一般是开发商拥有使用权和收益权,开发商“送”的往往只是车位的使用权。这种情况下,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通常是签订车位使用协议,购房者获得一定期限的车位使用权,但不拥有产权。 公摊车位是指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如果开发商将公摊车位作为“赠品”,这种行为可能是不合法的,因为其本身就属于全体业主共有,开发商无权单独处置。 购房者在遇到“买房送车位”的情况时,一定要仔细查看相关合同条款,明确车位的性质、使用期限、是否需要额外费用等问题。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建议与开发商进行补充约定,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注意留存相关的宣传资料、合同等证据,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