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是怎样划分成五五开的?


在交通事故中,责任被划分为五五开,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对事故的发生负有同等的责任。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划分责任时,依据的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即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双方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大致相当,就可能被判定为同等责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五五开。 比如,在一个没有交通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双方车辆都没有注意观察路况,以差不多的速度行驶并发生碰撞,双方都存在没有履行谨慎驾驶义务的过错行为,且过错程度相近,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五五开责任。 从赔偿角度来看,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在五五开责任划分下,双方通常各自承担50%的赔偿责任。举例,如果车辆维修费用总计2万元,双方在交强险赔偿后还有1万元的损失,那么各自就要承担5000元。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审判尺度上可能会有细微差别。而且,要是涉及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被认定为同等责任时,赔偿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机动车一方承担的比例会略高一些,以体现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适当保护。 相关概念: 行为责任原则: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那肯定是因为他有相关行为导致的,没实施行为的当事人就不用负事故责任。 因果关系原则:认定责任时,要考量当事人的行为和交通事故发生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路权原则:简单讲就是车辆、行人要按照交通信号、交警指挥等规定来通行,各行其道,这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