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被起诉了该如何应诉?


当公民被起诉后,不要慌张,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应诉的方法和要点: 首先,要做好应诉准备。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当您接到诉状副本后,要针对原告起诉的目的和主张,仔细研究分析。您可以写答辩状或者反诉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将答辩状提交到人民法院(需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其次,要重视证据收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所以要围绕案件情况收集相关证据,比如书面文件、物证、证人证言等。要是有些证据当事人自己无法搜集,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调取。 再者,要清楚需提交的材料。如果对管辖权无异议,应诉答辩时一般应提交这些材料:一是答辩状,正本一份,副本按原告人数提供,由被告亲笔签名或盖章,法人或其他组织则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二是证据,正本一份,副本按原告人数提供;三是被告主体资格资料,被告是公民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四是若委托律师代为应诉,需向代理律师出具授权委托书,并注明是一般授权或特别授权 。 另外,要积极配合法院工作。签收法院送达的各种诉讼文书,比如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等。您可以自己进行诉讼,也可以根据情况委托1到2名诉讼代理人。还要按照法院要求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参加庭审。在庭审过程中,保持冷静、理智,尊重法官和对方当事人,认真听取对方的陈述和证据,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驳和辩护,可通过提供自己的证据、引用法律条文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总之,被起诉后积极应对,运用法律武器,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案件受理费:是指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依法应向人民法院交纳的一定费用。因案件情况不同,征收标准和办法也有所不同。例如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2.5%交纳等。 答辩状:是被告针对原告起诉状中的内容进行回应,承认或否认对方主张,并阐述自己观点和理由的法律文书。 反诉状:是在已经开始的诉讼程序中,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反请求的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