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怎样自愿放弃财产离婚?


在我国,夫妻若要自愿放弃财产并离婚,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首先是协议离婚。它指的是夫妻双方自愿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离婚协议,然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当一方自愿放弃财产时,在离婚协议里需要明确表示放弃哪些财产,比如房产、车辆、存款等具体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之后,双方要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婚姻登记机关会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如果确实是自愿离婚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经过三十天冷静期后,发给离婚证。 其次是诉讼离婚。如果夫妻双方在自愿放弃财产离婚这件事上,存在某些方面无法达成一致,例如对放弃财产的范围、方式有争议,或者一方虽然口头同意放弃财产,但在实际操作中反悔等情况,就可以选择诉讼离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在诉讼过程中,主张放弃财产的一方需要向法院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可以提交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是自愿放弃财产的。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为确保自愿放弃财产的行为合法有效,避免日后产生纠纷,建议签订详细、明确的书面协议,必要时可以进行公证。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确保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自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