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时法院会怎么判?
在我国,父母离婚时法院的判决主要涉及婚姻关系是否解除、子女抚养权归属以及财产分割等方面。
首先是婚姻关系是否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也就是说,如果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上述法定情形,法院调解无效后会判决离婚;若证据不足证明感情破裂,法院可能不会判决离婚。
其次是子女抚养权的判决。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法院在判断“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时,会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与子女的感情等多种因素。比如一方有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能够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那么获得抚养权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
最后是财产分割。《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同时,如果一方在婚姻中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辞职了遇到工资拖欠不给的情况该怎么办?
开发商给的车位不合适退钱能退利息吗?
别人对我口头说罚钱该怎么办?
公益性捐赠所得税如何进行纳税调整?
汇算清缴时社保费应该填在哪里?
诈骗后打的借条能否立案?
拆迁后房子属于户主还是家庭共有?
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是怎样的?
拘留所可以洗澡吗?
执行局和法院是一起的吗?
知识产权投资入股有哪些涉税政策?
毒品液体如何量刑?
拘禁殴打他人该如何定罪量刑?
追究刑事责任后还能进行行政处罚吗?
怎样才能要回孩子的监护权?
一般保证时效中断了该怎么办?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的是岗位工资吗?
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包括什么?
按份共有财产的执行是怎样的?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