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取证?

我遇到了环境侵权的事儿,想知道在这种案件里,法院是怎么进行取证工作的。我不太清楚法院取证的流程、方式以及有什么规定,担心影响我的维权。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情况,好让自己心里有底。
展开 view-more
  • #环境侵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取证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环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法院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取证相关内容。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环境侵权。环境侵权指的是因行为人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导致他人人身、财产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共环境、生态功能受到损害的行为。比如工厂排放污水导致周边居民饮用水污染,或者企业违规排放废气影响周边空气质量等。 在环境侵权案件里,法院取证有多种方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这意味着,如果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法院可以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 法院取证的方式之一是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收集证据。例如,在涉及水污染的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可以向环保部门调取涉事企业的排污监测数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相关材料。环保部门有义务协助法院调查取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法院还可以进行现场勘查。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现场勘查能够直观地了解污染或破坏的现状。比如在土壤污染案件中,法院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勘查,对土壤的污染程度、范围等进行检测和记录。这些勘查结果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 此外,鉴定也是法院取证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环境问题,如污染物的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需要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法院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取证是一个严谨且复杂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准确查明案件事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在遇到环境侵权案件时,应积极配合法院的取证工作,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