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律师一般是如何收费的?


请律师的收费方式多样,不同类型案件收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收费方式: 按件收费:适用于一些不涉及财产关系的简单法律事务。例如普通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的,根据案件性质、复杂程度、工作所需耗费时间等因素,在6000 - 100000元之间协商收取;像仅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案件、抚养权争取案件这类无财产争议性质的案件,根据不同的案情收费一般在5000 - 20000元 。依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条,计件收费一般适用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 按标的额收费:针对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比如争议标的在10万元以下部分,收费比例可能是8% - 10%,最低一般不低于5000元;争议标的在10万元以上但在100万元以下部分,收费比例为6% - 7%;在100万元以上但在500万元以下部分,收费比例是5% ;在500万元以上但在1000万元以下部分,收费比例为3%; 争议标的在1000万元以上但在5000万元以下部分,收费比例是1%;争议标的在5000万元以上部分,收费比例为0.5%。这是按照当事人争议标的额差额累进计费。 计时收费:可适用于全部法律事务。政府指导价标准计时收费为50 - 1000元/小时,律师根据为你提供法律服务所花费的时间来计算费用。 风险代理收费:这种收费方式一般是在案件处理完毕后,根据结果来收费。比如在一些民事经济案件中,如果约定风险代理,律师可能会按照最终获得赔偿或实现权益的一定比例来收取费用,但风险代理收费有严格限制规定。 另外,刑事案件收费一般分阶段进行。侦查阶段800 - 5000元/件;起诉阶段800 - 5000元/件;一审阶段1600 - 15000元/件;未办一审而办二审的案件1000 - 10000元/件;曾办一审又办二审的案件1000 - 5000元/件。若作为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或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人参加诉讼的,参照办理刑事案件的标准收费。 需要注意的是,律师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是为了规范收费行为,保障公众利益;市场调节价则给予了一定灵活性,因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案件复杂程度等因素不同,收费也会有所差异。《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律师服务收费要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所以,在请律师时,一定要和律师事务所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收费方式、收费金额、付款时间等内容,避免后期产生纠纷。 相关概念: 风险代理:是指委托代理人与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委托诉讼代理,委托人先不预支付代理费,案件执行后委托人按照执行到位债权的一定比例付给代理人作为报酬。如果败诉或者执行不能,代理人将得不到任何回报;如果债权一旦执行到位,被代理人将按照约定的高额比例支付给代理人,对双方来讲都存在一定风险,所以称之为风险代理。 政府指导价:是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在律师收费中,就是政府规定了律师收费的一些标准范围等,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要在这个框架内收费。 市场调节价:是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在律师收费里,就是根据市场情况、律所自身运营成本、律师个人能力等因素,律所和当事人协商确定收费价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