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法对胁从犯是怎么规定的?

我在一个事件中,是被别人胁迫参与了一些行为,当时很害怕只能照做。现在事情出了问题,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讲,像我这种被胁迫参与的情况,刑法是怎么认定和规定的呢?会不会和主动参与的人处罚一样?
展开 view-more
  • #胁从犯规定
  • #刑法规定
  • #胁从犯处罚
  • #犯罪情节
  • #罪责适应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胁从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胁从犯指的是那些在他人威胁、强迫之下,并非出于自己的本意,不得已而参与犯罪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原本不想犯罪,但因为受到了某种强大的压力,比如生命受到威胁等,才被迫去实施了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罪责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即根据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客观危害来确定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对于胁从犯处罚的判定,关键在于“犯罪情节”。这里的犯罪情节包含多个方面,一是被胁迫的程度,如果行为人受到的胁迫非常严重,比如生命受到现实且紧迫的威胁,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那么处罚往往会相对较轻,甚至有可能免除处罚。二是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如果胁从犯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只是起到了次要的、辅助性的作用,其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影响较小,那么也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起初是被胁迫参与犯罪,但在后续过程中,其心理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地参与犯罪活动,那么就不能再将其认定为胁从犯,而是要按照其实际的犯罪行为和情节来定罪量刑。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