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抚养权是怎么判定的?
我家老人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了,几个子女就老人抚养权的问题产生了分歧,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想问下法律上对于老人抚养权是怎么判定的呢?依据是什么?
展开


在法律领域,通常用“赡养权”来表述对老人生活等方面的安排,而非“抚养权”。抚养权一般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老人赡养权判定的相关内容。 赡养权是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给予照料和帮助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也明确指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在判定老人赡养权归属时,首先要考虑老人的意愿。如果老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可以自主选择与哪个子女共同生活,或者以其他方式接受赡养。这是尊重老人自主决定权的体现。 当老人没有明确意愿或者无法表达意愿时,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子女的经济状况是重要考量之一。经济条件较好的子女可能需要承担相对较多的经济供养责任,比如支付更多的赡养费。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条件差的子女就可以免除赡养义务,他们仍需在自身能力范围内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等。 子女的生活状况也会被纳入考量。例如,与老人居住较近的子女在生活照料方面可能具有天然优势,能够更方便地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同时,子女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也会影响赡养权的判定。如果某一子女自身存在重大疾病或家庭负担过重等情况,在判定时也会予以适当考虑。 如果子女之间就赡养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老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上述各项因素,结合具体情况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以保障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得到妥善的赡养和照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