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疗保险是如何进行保险的?


职工医疗保险是国家为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的保险过程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参保登记。用人单位需要按照规定,为其职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登记手续。这就好比给职工的医疗保障开启了一个“账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接着是费用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一般来说,用人单位会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则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缴纳的费用会进入两个账户,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统筹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住院费用等大额医疗支出,个人账户则可以用于支付门诊费用、买药等。《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然后是就医结算。当职工生病就医时,持本人的医保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在结算费用时,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费用,会直接从统筹账户中扣除,个人只需支付自付部分。比如,在一些地方,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可能根据医院的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70% - 90%左右。如果是门诊费用,在个人账户有余额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个人账户支付。 再来说说报销范围。职工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包括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但是,也有一些费用是不纳入报销范围的,比如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以及在境外就医的费用等。这些规定在《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中有明确体现。 最后,如果职工对医保报销有疑问或者遇到问题,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咨询,他们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帮助。同时,职工也可以通过医保部门的官方网站、手机APP等渠道,查询自己的医保缴费情况、报销记录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