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局是如何认定财产转移的?
我涉及一个官司,现在到执行阶段了。我怀疑对方在偷偷转移财产,可我又不确定。我想知道执行局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认定财产转移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标准和方法,这样我心里也能有数,看看对方是不是真的在搞小动作。
展开


执行局认定财产转移主要是为了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债务人通过不正当手段逃避执行义务。下面从认定财产转移的常见情形、考量因素和依据的法律规定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解释。 常见的财产转移情形包括:一是无偿转让财产,比如债务人把自己名下的房产、车辆等无偿赠送给他人;二是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像市场价值100万的房子,债务人以20万的价格卖给别人;三是放弃到期债权,本来别人欠债务人一笔钱到时间该还了,债务人却表示不要了。 执行局在认定时会综合考量多个因素。时间方面,如果是在债务产生后,尤其是在进入执行程序前后发生的财产变动,会更受关注。行为的合理性也很重要,比如交易价格是否符合市场行情,交易对象与债务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此外,债务人的动机也会被考虑,如果债务人有逃避债务的明显意图,那财产转移的可能性就更大。 执行局认定财产转移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和第五百三十九条。其中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第五百三十九条规定,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当执行局认定存在财产转移行为后,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