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中转移财产是否构成拒执罪?
我涉及一个诉讼案件,在诉讼期间我发现对方把名下的财产都转移了。我想知道这种在诉讼中转移财产的行为,是不是就构成拒执罪了?我能不能以此来追究对方责任?
展开


在法律中,要判断诉讼中转移财产是否构成拒执罪,需要从拒执罪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分析。 拒执罪,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它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当法院已经作出了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要求某人履行一定的义务,而这个人明明有能力去履行,却故意不履行,并且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就会构成这个罪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纯的诉讼中转移财产行为,并不一定就构成拒执罪。因为在诉讼阶段,法院的判决、裁定还未生效,不存在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前提条件。不过,如果在诉讼过程中转移财产的行为,是为了在后续法院判决生效后逃避执行,并且在法院判决生效后,有能力执行却因为之前转移财产的行为而拒不执行,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那就可能构成拒执罪。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情节严重”包括: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等情形。 所以,诉讼中转移财产本身不一定构成拒执罪,但如果与后续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相关联,且符合情节严重的标准,就可能会被认定构成拒执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