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转移财产如何定罪与处罚?
我在一场官司胜诉后,对方却把财产偷偷转走了,感觉是恶意转移来逃避执行。我特别气愤又着急,想知道这种情况法律上是怎么给对方定罪的,又会怎么处罚他们?想详细了解一下相关规定,好维护自己权益。
展开


恶意转移财产是一种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逃避法律责任和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有法律义务,比如要赔偿别人或者履行某种债务,但却故意把自己的财产转移到别处,让别人没办法拿到应得的东西。 在法律规定方面,不同场景下对恶意转移财产有不同认定和处理。在法院执行程序中,如果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很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里‘情节严重’包含多种情况,比如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另外,在诉讼期间,法院对当事人财产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恶意转移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这种行为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民事领域,像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总之,法律对恶意转移财产行为持严肃态度,旨在维护公平正义和当事人合法权益。遇到这类情况,当事人应及时收集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