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该如何面对医患纠纷?


医院在面对医患纠纷时,有一系列合法合理的处理方式和流程。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医疗事故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院在面对医患纠纷时,第一步要做的是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害扩大。比如,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者投诉时,医院应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伤害。这就好比在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要做的是灭火和控制火势蔓延,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第二步是与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沟通。医院应当告知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解决医疗纠纷的合法途径,这就像是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让他们知道可以通过哪些正规的渠道来解决问题。常见的合法途径包括双方自愿协商、申请人民调解、申请行政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医院要以诚恳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倾听他们的诉求,记录下相关情况,以便后续处理。 如果患者提出封存病历等要求,医院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病历是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就像案件的证据一样,对于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封存的病历开列封存清单,由医患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各执一份。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复制件。 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医疗损害鉴定,医院要配合相关工作。医疗损害鉴定可以帮助确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过错、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问题。鉴定结果对于纠纷的解决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医院还可以建立健全投诉接待制度,设立专门的投诉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方便患者投诉和反映问题。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纠纷,还能发现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预防类似纠纷的再次发生。总之,医院在面对医患纠纷时,要依法依规处理,积极沟通,妥善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