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融资如何量刑?
非法融资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术语,与之相关的常见罪名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这两个罪名的量刑情况。
首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这里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以及“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相关司法解释有进一步的规定。比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标准则在此基础上更高。
其次是集资诈骗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判断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比如,携带集资款逃跑的;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等情形,通常会被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司法实践中,对于集资诈骗罪的数额认定也有相应的标准,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所差异。
在具体的司法审判中,法官会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来量刑。同时,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坦白等情节,也会对量刑产生影响。所以,如果涉及非法融资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便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诈骗主犯抓不到,涉案人该怎么判?
离婚后发现女方出轨,应该赔多少精神损失费?
在工厂上班得腱鞘炎算工伤吗?
环境污染侵权的特征包括什么
试用期直接走人是否有工资?
如何用自己的驾驶证分来给别人消分?
击毙正在持刀杀人者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法官谈话笔录属于哪种证据?
准许撤诉裁定是否需要公告送达?
派出所如何追回被诈骗的钱?
外地人不办居住证行不行?
集体户口的户籍应该填哪里?
儿童门诊费用医保如何报销?
大学毕业前几年没买社保,算工龄吗?怎么算?
买卖房屋中介合同是否有效?
拆迁补偿房面积超了该如何补偿?
累犯判拘役的期限是多久?
工伤后小腹出血该怎么赔偿?
著作人订立合同包括哪些内容?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