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后伤者该如何获得赔偿?


在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下,伤者获得赔偿是有相关法律规定和途径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交强险的作用。交强险是一种法定的强制保险,即使肇事司机逃逸,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虽然不属于上述三种免责情形,所以保险公司应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对伤者进行赔偿。比如,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等,具体赔偿金额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意味着伤者可以先从交强险这里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用于支付前期的医疗费用等开支。 除了交强险赔偿外,如果肇事车辆购买了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会依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来处理。大多数商业险合同都明确规定,肇事逃逸属于免责条款,保险公司通常不会在商业险范围内进行赔偿。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向投保人进行明确说明,那么该免责条款可能不产生效力,伤者还是有可能从商业险获得赔偿。 如果通过保险赔偿后,伤者的损失仍未得到完全弥补,那么伤者可以向肇事逃逸者主张民事赔偿。伤者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诉讼过程中,伤者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发票、病历、误工证明等,以证明自己的损失。法院会根据这些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确定肇事逃逸者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伤者因伤致残的,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如果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另外,在一些情况下,如果肇事逃逸者构成犯罪,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事责任的追究并不影响伤者主张民事赔偿,伤者依然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肇事逃逸者赔偿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