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帮信罪一般会怎么判?

我有个朋友好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涉及到了帮信罪相关的事儿。现在心里特别忐忑,不知道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到底会怎么判,是不是只要不知情就不会有事?想了解下具体的判定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帮信罪判定
  • #不知情帮信
  • #帮信罪法律
  • #犯罪主观故意
  • #帮信罪量刑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如果确实不知情,也就是不具备犯罪的主观故意,依法是不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也就不会被判刑坐牢。因为犯罪构成需要主客观相统一,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即使客观上实施了一定的行为,也不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然而,如果有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但是行为人有相反的证据,能够证明自己是不明知或者不知情的,同样不构成帮信罪。例如,有证人证言、监控录音录像等证据能够证明当事人案发的时候并不在场,或者对相关犯罪事实并不知情。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嫌疑人是否符合“明知”标准,需要从其“明知”程度、属性以及是否存在故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从故意角度来看,“明知”应当理解为概括性的了解,也就是对被帮助对象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有明确的认知,而无需了解具体的犯罪类型;从“明知”属性来看,这是一种实际且客观的认识,与帮信罪当事人的实际认知紧密相连;从“明知”程度来看,这应当是一种确定无疑的意识,仅凭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怀疑或是模糊的个人理解,无法被视为帮信罪中所定义的“明知”条件。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