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如何定性的?
我朋友跟我说他好像被人骗了一笔钱,我也不太确定这是不是诈骗。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诈骗罪到底是怎么定性的呢?要符合哪些条件才会被认定为诈骗罪?
展开


诈骗罪的定性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简单来说,诈骗罪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首先,行为人要有主观上的故意,也就是他从一开始就打算非法占有别人的财物。比如张三编造自己有内部渠道能买到低价名牌商品的谎言,吸引别人交钱,这就是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其次,在客观行为方面,必须实施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虚构事实就是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像说自己是某大公司老板能帮人安排工作;隐瞒真相则是故意不透露真实情况,比如卖二手车时隐瞒车辆出过重大事故的事实。 再者,被害人要因为行为人的欺骗行为而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了自己的财产。也就是说,被害人是因为被骗才把钱交出去的。 最后,诈骗的财物数额要达到一定标准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在这个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总之,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不能仅凭单一情况就下结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