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退休金是怎么计算的?


社保退休金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和不同的计算方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社保退休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人有)这几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是依据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及缴费年限来计算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这里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就是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在职员工的月平均工资。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将您每年的缴费工资与当地当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比,得出缴费指数,再算出平均值后乘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用您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得到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您多年来个人缴纳社保费用积累的金额,计发月数则根据退休年龄而定,例如 60 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是 139 个月,55 岁退休对应的是 170 个月,50 岁退休对应的是 195 个月。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它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就参加工作,之后才开始缴纳社保的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各地有所不同,一般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以及过渡系数有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总之,社保退休金的计算是一个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过程,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终计算出的退休金数额也会有所差异。如果您想了解更准确的退休金数额,可以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