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后孩子如何继承遗产?


首先要明确,无论父母是否离婚,都不会影响孩子的继承权。在法定继承中,孩子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继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父母在去世前已经订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就应遵照遗嘱的规定来分配遗产。比如父母在遗嘱中明确说明了某套房子由孩子继承,那么就按照遗嘱执行。 要是没有遗嘱存在,则依照法定继承。在法定继承里,孩子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和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如父亲或母亲的配偶、父母)共同继承遗产。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另外还有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这两种方式。遗赠是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遗赠抚养协议是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如果存在遗赠抚养协议,其效力最高,优先按照协议执行;其次是遗赠和遗嘱继承;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相关概念: 法定继承:是在没有遗嘱、遗赠、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遗产分配顺序。 遗嘱继承: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遗赠: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赠抚养协议: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