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证罪取保候审后判缓刑多久能出来?
我因伪证罪被取保候审了,现在很担心后续的情况。听说有可能会判缓刑,我想知道如果真判了缓刑,大概多久能从司法程序中解脱出来,恢复正常生活呢?心里一直没底,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时间情况。
展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取保候审和缓刑这两个概念。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缓刑则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关于伪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伪证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之后又被判处缓刑,那么具体多久能“出来”需要分情况来看。当法院判决宣告缓刑后,如果之前犯罪嫌疑人是被羁押状态的,在判决书生效后就会立即释放。一般来说,一审判决在过了上诉期(判决送达之日起十日内)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就生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上诉、抗诉等情况,从判决送达之日起十天后判决生效,犯罪嫌疑人就可以恢复自由。 然而,如果在判决宣告缓刑前犯罪嫌疑人一直处于取保候审状态,判决宣告后,由于本身就没有被羁押,也就不存在“出来”的问题,只需按照缓刑的相关规定,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规定即可。缓刑的考验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