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上诉后多久会结案?


在了解二审上诉后多久结案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二审程序。二审是指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据此对案件进行审判所适用的程序。它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和正确处理案件而设置的。 对于二审上诉后的结案时间,不同类型的案件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首先是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也就是说,如果是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的民事案件,一般三个月内会有结果,要是遇到特殊情况,经院长批准还能延长。而对一审裁定不服上诉的,三十天内就会有终审裁定。 其次是刑事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所以,刑事案件二审通常两个月内审结,存在特殊情况的,经过批准还能延长。 最后是行政案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即行政案件二审一般也是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时间规定是一般情况下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收集难度、鉴定时间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结案时间。比如,案件涉及大量的证据需要调查核实,或者需要进行司法鉴定,这都会导致结案时间延长。所以,二审上诉后的实际结案时间可能会与法律规定的期限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