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民事纠纷一般开庭后多久会下判决书?
最近卷入了一场民事纠纷,已经开庭了,心里一直很忐忑,想知道大概要等多久才能拿到判决书。想了解下从开庭到判决书下达这个过程,时间上有没有个准头,是很快就能有结果,还是得等很久呢,所以来问问一般情况下要等多久。
展开


在民事纠纷中,开庭后多久下达判决书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时间。这主要取决于宣判方式和案件适用的审理程序。 首先来说宣判方式,如果是当庭宣判的,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要是定期宣判,那么在宣判后会立即发给判决书。这里要注意,时间的计算是以宣判日为准,而不是开庭日期哦。 再讲讲审理程序对判决书下达时间的影响。如果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按照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也就是说,从立案到出判决都得在三个月内完成。要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不过,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要是还需要延长,那就得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了。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案子适用简易程序,立案后一个月就开庭了,那么正常情况下,三个月内就会有判决结果;要是适用普通程序,立案后四个月开庭,没有特殊情况延长的话,也会在立案后的六个月内出判决。 所以,具体到一个案件,很难说开庭后具体多久下判决,得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 相关概念: 简易程序:是对一些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的程序,它的流程相对简便快捷,审理期限也比较短。 普通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适用于除简单民事案件之外的其他民事案件,相对来说流程更规范、更复杂一些,审理期限也会长一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