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宪法共有几次修正?


现行宪法指的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颁布至今,这部宪法经历了多次修正。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次修正主要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宪法依据。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写入了宪法,同时将县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由三年改成了五年。这些修正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民主制度。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次修正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写进了宪法。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次重大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坚实的宪法保障。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一系列重要条文写入宪法。这些修正体现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人权保障和公民权利体系。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次修正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同时对国家机构等内容作出了一系列重要修改。这是我国宪法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宪法保障。 综上所述,截至2025年2月,现行宪法一共经历了5次修正。每一次修正都是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的,反映了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