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诈骗是怎么判的?
我前段时间在一家店里买东西,结果后来发现商家是诈骗,商品根本不值那个价。我想知道这种商家诈骗的情况,法律上是怎么判刑的,判罚标准是怎样的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商家诈骗在法律上一般按照诈骗罪来进行定罪量刑。诈骗罪,通俗来讲,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让别人产生错误认识,然后基于这个错误认识处分自己的财产,导致自己遭受财产损失,而诈骗者获得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量刑时还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诈骗的手段、造成的后果、商家是否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如果商家在被发现诈骗后,主动退还了诈骗所得的财物,并且有悔罪表现,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从轻处罚。相反,如果商家诈骗的是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财物,或者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社会影响,法院可能会从重处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