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别人多少钱能够立案?


在我国,关于欠别人多少钱可以立案,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是民事债务纠纷,比如常见的民间借贷纠纷,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只要符合这些起诉条件,不管欠款金额是多少,法院都会立案。这是因为民事权利以维权为目的,立案要求和款项数额没有直接关系。不过在实际中,如果欠款金额较小,可能需要考虑诉讼成本与可能获得的赔偿金额之间的比例关系。比如有些地区,欠款在5000元至10000元左右,债权人有充分证据证明欠款事实及催讨过程,且欠款对其生活或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就可考虑起诉立案;若是商业交易或较大金额借贷,即便未达到某些所谓“立案标准” ,债权人也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起诉。 其次,如果涉及刑事犯罪,像诈骗罪。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可能构成诈骗罪,应当予以立案。但各省市结合地区具体情况也有不同的标准。 另外,对于信用卡欠款,民事法院立案标准是只要欠了钱,银行自行决定是否起诉,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就会立案;刑事公安机关立案标准是信用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达到一定标准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相关概念: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





